看了「蘋果橘子經濟學」這本書最大的心得是:

  依據作者的理論,「我是『什麼』」,比「我為孩子『做』了什麼」還來得重要;

  也就是說,並不會因為「做」了什麼,而成為理想的父母。 

  呼~真是鬆了一口氣。 

  如果他的理論正確的話,我根本不用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、也不用唸書給孩子聽了,只要在家裡擺上很多書就好了~~~哈哈哈,真是太輕鬆愉快了! 

  書中提到父母與孩子考試成績相關的因素:

  1.父母教育程度高

  2.父母社經地位高

  3.母親生第一胎時三十歲以上

  4.小孩出生時體重偏低

  5.父母在家中說英語

  6.小孩為領養

  7.父母參與學校家長會

  8.家裡有很多書

 

  不相關的八項因素:

  1.家庭關係親密

  2.最近搬到較好的社區

  3.母親在小孩出生後到上幼稚園前沒有上班

  4.小孩參加過學前輔導

  5.父母會定期帶小孩上博物館

  6.小孩常挨打

  7.小孩常看電視

  8.父母幾乎天天唸書給小孩聽

 

  前八項因素描述的是父母「是」什麼;後八項描述的是父母「做」什麼。

  教育程度高、成功、健康的父母,通常在校表現較好;

  但小孩是否常去博物館、常挨打、參加過學前輔導、常聽故事或坐在電視機前,好像都無關緊要。(摘自"蘋果橘子經濟學",240~242頁)

   所以,對孩子來說,重要的不是身為父母的我「做」了什麼;而是:「我是誰」。

  至於我是誰、我和誰結婚而生下他們、我過怎樣的生活...這都是已經定案的事了,現在改變也來不及了,所以,孩子考試成績的好壞,都已經和我為他們"做"什麼無關了。 

  孩子小的時候,面對推銷員一再強調:「如果不花十萬買那套英語教材,你的孩子就會輸在起跑點喔!」我聽了總是心生畏懼:「我會不會因為捨不得花那些錢,就誤了孩子的一生啊?好可怕喔/////」

  看到到處林立的心算、珠算、速讀補習班,我也常覺得焦慮:「我的孩子都沒去這些補習班補習,會不會跟不上別人啊?」

       聽到同事的孩子不是學打擊樂就是在舞蹈班上律動課;不然就是學鋼琴、小提琴...我也總是心生愧疚:「我既沒時間接送孩子上這些課,也沒有財力負擔,當我的孩子是不是很可憐呢?」 

  每當午夜夢迴,我總會良心不安起來:「我這樣到底算不算是盡責的媽媽呀?」

  所以,當我看到經濟學者這個「理想父母」的理論時,真是有說不出的舒暢快活!哈哈哈!

  這個理論,對我來說,真是太好太好了,簡直是如釋重負嘛。

 

  而對於孩子最近的行為,我總是擔心,我是不是該做什麼呢?

  依據作者的理論,如果孩子挨打或挨罵都不會使他的功課進步,那我幹嘛罵他呢?

  就算管他,只是增加更多的爭執與不滿,何必弄得兩敗俱傷呢?

  對於他的人生,我能負的責任是有限的。

  即使因為這樣而讓我當不成理想的媽媽,那又怎樣呢?我幹嘛一定要當一百分的媽媽?

  我盡力了,我就是沒辦法一百分啊。 

  
  (寫太多媽媽經了,這和「蘋果橘子經濟學」好像一點關係也沒有。)

 

書名:蘋果橘子經濟學

作者:Steven.D.Levitt & Stephen J.Dubner

譯者:李明

出版者: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

 

arrow
arrow

    甜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